华商好基会丨如何看待基金评价之能力指标

导语:

攻玉之道,尝问于贤。面对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华商基金诚意推出《华商好基会》专栏,以期通过华商基金资产配置部独立、专业的研究视角,为各位投资者提供专业、审慎的观点,传播长期、理性的投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享合理、实用的资产管理智慧与经验。华商基金立志超越一时的市场低谷或高峰,努力成为投资者驶向财富彼岸的忠实、长期的伴侣。

在挑选高波动的权益基金时,业绩延续性问题时常困扰着投资者,追逐业绩趋势的方法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失效的。

在此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将关注重心转向基金经理的能力评价,尝试从能力延续性角度改善或解决上述困扰。然而,实际跟踪下来,许多常见的能力评价指标依然较难正确指示权益基金的未来业绩。

本期就来探讨一下,基于能力指标去评判基金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能力得以延续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对于一个人的运动表现、工作表现等进行能力评价,一个在某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人,在未来往往仍有较大可能延续这种能力。

然而就底层逻辑看,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被评价人的身心状况不发生大的变化;二是被评价人施展能力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比如一位钢琴家,如果置身冰天雪地,恐怕也难以施展精确指尖持续弹奏。

映射到基金经理能力评价上,第一点成立的前提是基金经理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要验证这点则往往需要基金经理经历过至少一次极端业绩逆境的考验。

第二点则相对更难成立,因为权益市场的风格时常变幻,但基金经理却很难来主动挑选其相对更易发挥的市场风格,比如有些基金经理更适合在震荡市或者下行环境发挥,有些更适合上行环境。也正因此,不管是基于短期表现的能力评价,还是基于长期平均表现的评价,都难以准确区分市场环境不同带来的表现差异。更公允的方法是先对市场环境进行划分,再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分别评判基金经理的各项能力。

总而言之,基金能力评价并非完全不可取,只不过我们先要对市场外部环境和基金经理自身状态的因素充分考虑。

能力评价指标的去伪存真

常见的基金经理能力评价指标有选股能力、行业轮动能力、回撤控制能力等,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一般基于历史持仓和历史业绩。

选股能力和行业轮动能力的评判,对市场环境的依赖程度可能较高。

比如有些基金经理在方法论上更注重低估值,选出的行业和个股可能已经历过较多的悲观预期释放,在下行环境中可能抗跌能力相对较强,如此计算下来可得出“此基金经理在下行环境中有望展现较强的选股和行业轮动能力”;

而有些基金经理在方法论上更注重产业趋势,选出的行业和个股可能有较好的短期成长性或长期成长空间,在上行环境中可能获益能力相对较强,如此计算下来可得出“此基金经理在上行环境有望展现较强的选股和行业轮动能力”。

回撤控制能力的评判一般是基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基金净值波动情况,计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间区间的选择。

然而A股市场每一轮完整周期的演绎时间都较长,同时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较短,所以对该项能力的计算容易面临样本不足的问题。还有许多相似的能力指标也面临类似缺陷,比如净值创新高能力等。